倒计时3天!高促会上来看学子科研创业双开花!
李德保2017年硕士毕业于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2年,他重返北工大,开启博士生涯。自硕士阶段起,他就跟着导师跑工厂、蹲车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硕士毕业后,他投身自动化装备领域,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然而,李德保并不满足于此,渴望“创造点不一样的东西”。2021年,他以毕业生身份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全国总决赛铜奖。
借由这次比赛,李德保创立北京弧光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核心成员均为北工大校友,志同道合、技术互补。公司以“机器人换人”和“人机协作”为核心理念,专注于自动化焊接及高端装备设计与研发。在学校的技术上的支持下,弧光科技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获得核心技术专利授权,成功推出变极性等离子弧焊铝合金专用焊机。公司迅速打开市场,成立当年即实现盈利。2023年,弧光科技登陆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还被推荐至北京市科创孵化板。
“先赋权使用后付费”模式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品--铝合金焊接专用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机
宁梦帅是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2级机械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他敢想敢干,不满足于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一心想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他的创业小组成员均来自学校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与评价研究所,大家曾一起熬夜攻关、“啃硬骨头”,如今携手踏上创业征程。
2023年,宁梦帅带领团队创立北京磁帧量仪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磁无损害地进行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核心产品为力学性能微磁无损扫查仪,致力于为钢铁制造业和齿轮、曲轴、车身结构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业提供先进的无损害地进行检测技术解决方案,并助力企业产品拿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创业路上,学校为宁梦帅和团队提供了全方位助力:从山河湾谷创新区的创业场地,到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再到丰富的校友资源……团队也不负众望,多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中斩获佳绩,累计获得19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际专利和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报批团体标准3项。仪器系统已陆续在多家单位开展现场测试和示范应用,并已销售10余台(套)。
高忠阳2013年从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毕业,获得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他2024年重返母校读博,继续深耕无损检验测试领域。在他眼中,这个传统行业依旧充满机遇。
2020年,高忠阳创立北京航天环创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团队可谓“双剑合璧”:一部分成员来自航天院所,擅长工程实现与调试;另一部分则是他的北工大同窗,专注于理论设计与模拟仿真。公司专注于用光学、声学、电磁技术等技术对环境、设备做在线监测,提供从设计到运维的一站式服务。
2024年,公司推出的道路积尘快速检测系统成为明星产品。这套系统为国内首创,采取了激光散射法,通过激发道路积尘并测量其负荷,实时监测路面灰尘情况,为环卫精细化作业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大幅度降低道路保洁成本。短短两年间,产品已推广至全国百余个城市。
在学校山河湾谷创新园区的扶持下,高忠阳的公司如鱼得水。办公环境、创业培训、技术交流、业务对接……学校的全方位支持让他倍感温暖:“由衷感谢母校,这里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梯次分层培养,推进“三层次、四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三层次,即广谱式课程、融入式课程、专业式课程;四融合,即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全程化精准化,织密“双导师、三体系”的人才培育孵化支持网络。双导师,即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双师并轨”;三体系,即资助奖励体系、双创竞赛体系、孵化培育体系。
校院、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拓展“一中心,百支点”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中心,即以创客空间为中心;百支点,即以100+实训基地为支点。同时以实践平台为依托,建设标杆性园区,打通校内外实践资源,打造多层次品牌活动。